首页

调教老公成绿奴

时间:2025-05-29 01:50:48 作者:香港调解专家:国际调解院落户推动“以和为贵”走向世界 浏览量:61619

  中新社香港5月28日电 题:香港调解专家:国际调解院落户推动“以和为贵”走向世界

  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

  “很兴奋看到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香港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调解研究院院长徐晶连用几个“很兴奋”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2023年2月16日,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成立仪式在香港举行。图为时任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左二)、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右)和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主任孙劲(左一)主持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揭牌仪式。(资料图) (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供图)

  《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将于5月30日在香港举行,近60个国家和联合国等约20个国际组织将派高级别代表出席。国际调解院着眼以调解定分止争,将成为全球首个专门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组织,其总部选址于香港历史建筑旧湾仔警署,预计最快可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开幕。

  徐晶从事调解工作近20年、曾被评为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金牌调解员”,近10年来成功调解逾1500宗案件,其中超过95%的案件涉及跨境争议调解。她介绍,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中西方文明中都有悠久历史和实践基础。与诉讼、仲裁相比,调解具备自愿及自主、高效率与低成本、程序灵活、保密性、非对抗性,以及和解协议易执行等优势,吸引越来越多当事人选择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

  “20年前我刚开始做调解时,总要先花很大精力向当事人解释调解是什么、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好处。”香港和解中心会长、香港国际调解中心主席罗伟雄告诉记者,近10年,随着国家和香港大力推动调解文化,调解的优势受到广泛认同,调解案件数量持续增加。

  罗伟雄说,调解所需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约为诉讼、仲裁等争端解决方式的十分之一,而且能够照顾当事双方的情感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帮助双方重建合作关系,“我觉得这是调解最有帮助的地方。”

  多年调解工作中,罗伟雄印象最深的案例是帮助一家中国内地国有企业解决在中亚地区的建设项目纠纷。这家企业此前遇到同类纠纷,都是通过在当地诉讼或仲裁解决。经过团队约三个月的努力,当事双方达成和解方案,不仅保障项目建设继续进行,也提高了团队调解国际纠纷的能力,助力海外企业“引进来”、内地企业“走出去”。

2025年1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证书颁授典礼。图为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前排中)等与获颁证书的调解员合影。(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谈及国际调解院总部设在香港,罗伟雄认为,这将有利于推动“以和为贵”的东方智慧走向世界,助力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徐晶强调,这既肯定了香港“一国两制”独特优势,也对香港调解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徐晶建议,香港调解员应以成为“全球调解专家”为目标,深入学习《新加坡调解公约》等法律框架,运用大陆法系、普通法系、伊斯兰法系等多法系知识,组建多语种团队,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辅以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系统提升解决复杂国际争端的能力。“长远来看,香港调解员可结合西方调解技巧与东方和合传统,探索建立全球调解标准,将香港建设成为‘调解之都’。”(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依山垒石遗存千年 南漳古寨“圈粉”今人

  徐克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精神世界,涉及观念和价值,与民族精神、意识形态等紧密相关。西方哲学长期以来的优势地位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话语权垄断的反映,但这种垄断地位正在被打破。

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实施

灾情发生后,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该站启动对尼警务合作机制,联系尼方军警等相关职能部门互通信息、共同防控,组建应急分队护送和接应滞留在中国境内的尼籍边民顺利出境;启动联防联控机制,积极协调各方力量迅速投入道路抢通工作,有效维护了口岸的正常秩序和安全稳定。

“中巴青年故事会”巴西开讲 “看中国”云端展万千气象

11月4日,走进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工地现场,工人们正忙碌地施工,棚顶下黄色的吊车灵活翻转着机械臂,工地一派繁忙的景象。“目前飞行区已完成外借土方1.66亿立方米,航站区工程正在抓紧开展装饰装修、民航专业设施设备的安装工作,预计到2024年年底能实现完成建设任务的目标,为运营前校飞、试飞、行业验收做好准备工作。”乌鲁木齐临空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尚晓刚向记者介绍。

商业核聚变竞赛,美国担心“远远落后于中国”

(二)加强创新发展支持。加快修订《电信业务分类目录》,推动业务分类及界定更好满足新技术新业务发展需要,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统筹开展新型电信业务商用试点,在确保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支持相关地区和企业有序开展业务创新。加快制定新技术新业务创新发展配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一步深化在5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扩大(国际视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彭静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自然界河流视作生命体,构建河流伦理,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以水为媒,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治水成就。期待通过此次“世界水日”开放日活动,进一步加强不同水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